海量模板搭配
投票更加轻松

深耕网络投票系统,专注在线投票策划

模板预览展示

2023年度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优胜杯”文明科室、优秀员工评选

开始时间:2023-12-26 15:00

结束时间:2024-01-05 17:00

活动规则:每个微信号可以投票一次,每次必须选择20个候选人

  • -
    选手
  • -
    总票数
  • -
    访问量

扫码预览活动

活动详情

2023年度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优胜杯”文明科室、优秀员工评选

选手详情

4号 叶双

        女,35岁,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团委书记。临床工作脚踏实地,认真负责,获医院优秀员工及三八红旗手等。科研方面,专注于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国自然2项,共发表SCI文章20余篇。临床科研之余,热情参与医学科普活动,获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比赛二等奖等。团工作方面,致力于服务、凝聚和发展青年,曾获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

6号 乳腺外科

        在这一年里,我们继续以建设“国际领先的乳腺癌综合诊治中心”为目标,锐意进取、团结合作、奋发向上,在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齐头并进,再创硕果。疫情恢复后,乳腺外科的门诊量与手术量显著提升,前11个月乳腺癌的手术量超过9000例,今年乳腺癌手术量将破万例,创历史新高。乳腺健康全程管理模式在科室内已成为患者管理的核心模式,为患者

1号 瞿飞麟

        男,32岁,民盟成员,主治医师。作为主要参与人协助建立浦东院区乳腺癌术中放疗新技术平台,满足患者个体化需要。参与多项科内临床研究,发表SCI论文7篇,获外观设计专利1项。参与编写《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坚持“以学为中心”的新医科教学理念与内容创新,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获校级PBL案例大赛二等奖。    

7号 许立超

        男,41岁,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在科主任带领下,担任主诊医生,全面开展医教研工作,医疗方面形成多个专业特色,如穿刺活检、梗阻性黄疸、血管通路建立及并发症处理、骨肿瘤消融等,个人工作量常年居科室首位,工作中任劳任怨,多次参与外科各种术后出血并发症抢救,负责“三生”教学带教工作,2023年度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一项

2号 放射治疗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是国内最早建设的放射治疗中心,是上海市肿瘤放疗临床医学中心及放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国内首家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成员单位。是世界第3、国内唯一的同时具备光子、质子和重离子技术的临床医疗研发机构,在软硬件方面已达亚洲乃至世界领先水平,中心肩负着上海市肿瘤放疗领域“领头羊”的关键职责,

11号 刘欣

        女,40岁,中共党员,大内科支部组织委员,副主任医师。爱岗敬业,工作上有强烈的责任感,认真诊治每一个门诊和病房患者。担任教学秘书,2022年获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优秀教师”,2023年参加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申报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师社会实践。2023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两篇,在ESMO-ASI

9号 相加庆

        男,60岁,主任医师。在肿瘤医院工作近40年,带领胸外科食管癌手术量常年稳居全市第一位。个人在食管癌手术量、技术难度、术后生存率等方面遥遥领先于同行,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年轻时在国内率先开展食管癌三野淋巴清扫术及相关研究,年近六旬,仍致力于3D腔镜等微创新技术的推广,不断挑战高难度复杂手术如胃食管多原发癌、放化疗后食

13号 病理科

2023年,病理科一如既往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医教研工作中。临床工作方面,截止11月底,2023年工作量较2022年增长23.36%,共完成354745例病理诊断,其中会诊量增长37.65%,本院组织病理量增长30.26%。全年培养进修医师20人,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61人,暖心服务获复旦大学“优秀医疗服务品牌”。科研方面,截至2023年11月底,获得各类课

12号 喻林

        女,43岁,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软组织亚专科负责人(B角),临床病理基地教学秘书。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10余年,擅长软组织和妇科肿瘤的病理诊断。作为教学秘书,每年完成近百名规培学员的教学管理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4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译病理学专著2部,参编第5版《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和《WH

7号 肿瘤妇科

肿瘤妇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妇科肿瘤专科之一,是教育部“985平台”肿瘤学重点建设发展学科、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专科、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在卵巢癌全程管理、宫颈癌保育手术、宫颈癌精准放疗、后装插植放疗等医疗特色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截至11月,科室手术量达5983人次,同比2021年增长8%,全年无医疗纠纷赔偿。据申康数据统计,1-11月份收治妇科三大恶性肿瘤(卵

10号 王巍

    男,56岁,中共党员,主任医师,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胰腺外科党支部书记。是国内胰腺微创手术先行者,2020年入职我院以来,每年主刀完成胰腺微创手术300余例,其中高难度机器人及腹腔镜胰十二指肠手术累计完成250余例,国内外名列前茅。同时深耕专注微创手术研究,获得2项专利。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Ann Surg、Surg En

5号 刘琪

        女,37岁,群众,副主任医师。长期扎根临床一线,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投入到工作中,致力于胸部肿瘤的规范化诊疗。管理多项临床试验,在科室支持下通过体系研究明确了局部放疗在食管癌寡转移治疗中价值,成果多次发表在相关领域著名期刊。作为科室教学秘书积极参与放射肿瘤科规培基地的管理及教学工作,获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

1号 泌尿外科

2023年1-11月科室完成住院手术7781台,其中国考手术6775台,微创手术3269 台,机器人手术943台(同比增128%)。科室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23年“上海市青年文明号”。团队成员荣获三八红旗手,十大医务青年称号,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项,雏鹰计划1项,7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秦晓健教授顺利完成援藏任务并获得优秀党员及优秀援藏干部

6号 瞿元元

        女,37岁,中共党员,主治医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肾脏肿瘤亚专科带组医生。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上海市启明星、扬帆计划和上海市“医苑新星”优青等人才计划,主持国自然面上和青年项目、上海市科委医学创新专项等。以第一或通讯(含共同)在Cell Rep Med、Nat Commun、Clin Cancer Res、C

2号 官青

        女,38岁,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大外科主任助理,头颈外科教学秘书,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厦门医院执行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热爱临床工作及医学教学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年接诊病例近五千人次,获得患者高度认可。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13号 王耀申

        男,43岁,群众,放射诊断科技术员,主管技师。始终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影像技术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临床提供更新更全的图像,带领MR团队实施轮班制7:00-23:00全年无休。工作细致严谨,及时交流总结,优化检查细节,提高患者满意度。徐汇院区影像设备更新后的稳定高效运转倍感那些通宵达旦的装机工作充实而欣慰。主任的肯定让我更有信心带

11号 胰腺外科

胰腺外科坚持以“三个并举”为宗旨,即“临床科研并举,外科内科并举,开腹微创并举”,积极推动学科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胰腺肿瘤医教研中心。临床工作方面,全科医护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严抓医德医风建设,严格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2023年预计完成胰腺恶性肿瘤手术接近2200台,超过全上海1/3,将连续第10年居上海市首位。年门诊量12万余人次,住院综合治疗患者2.2

5号 头颈外科

2023年头颈外科在做好患者为中心的同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到医教研工作中。临床方面,两院区手术量截止10月底已达到7500余台,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科研方面,获得省市及以上课题共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5项(其中4项面上,一项青年)、上海市科委项目2项。发表10分以上sci论文2篇。科室组织医生参与科普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到医院病房、社区开展科普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咨

3号 麻醉科

  2023年,我科两院区手术麻醉量达到了6万例,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获得了患者和手术医师得好评,全年满意度大于98%,临床科室对我科的满意度多次达100%。全年无医疗事故及纠纷。2023年大力发展麻醉超声技术,包括B超引导下穿刺及神经阻滞、术中经食管心超、脑微循环功能监测等。全年成功抢救围术期疑难危重病人50余例,实施疑难及危重病人麻醉百余例。2023年,我科积极

12号 放射诊断科

放射诊断科在临床医疗、教学以及科研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硕果累累。在科主任带领下,不断加强科室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拓宽研究方向,实现多个亚专科共同发展。2019年至今,科室先后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科研总经费1800余万元。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 论文70余篇,国内权威期刊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授权4项。获得上海

17号 刘晓丽

        女,44岁,中共党员,平台技术员。爱岗敬业,不仅科研成绩出色,曾以一作身份在NC等杂志上发表过论文;转入平台工作后,始终秉持“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的态度,参与浦东院区科研楼筹建直至正常运行,还负责管理人员复杂的徐汇11号楼实验室。精通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撰写SOP,及时响应维护等事宜。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如疫情期间,组织

10号 大内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创建于1958年,1965年由化疗小组成为独立科室,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肿瘤内科。经过65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治疗团队,包含头颈部肿瘤内科专科、胸部肿瘤内科专科、乳腺及泌尿肿瘤内科专科、消化肿瘤内科专科(含CMUP治疗组)、淋巴瘤科、I期临床试验病房等6个亚专科。肿瘤内科年门诊化疗17000余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47000余

14号 仲瑷玲

        女,33岁,主管技师,检验科门诊组副组长。主要负责门诊各项检验及实验室精益化管理,曾参加上海援疆核酸检测医疗队。专注研究肿瘤免疫及肿瘤基因损伤修复,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主持各级各类课题3项,获评复旦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3年度窗口服务明星等荣誉。   

15号 陈柯

        男,33岁,中共党员,主任助理。上海市雏鹰项目、扬帆项目获得者,发表SCI论文近20篇,多次参加全国技术比赛获得名次。爱岗敬业,工作上有强烈责任感,完成内镜检查1.5万例次,其中四级穿刺手术千例以上,镜心镜艺,用专业的技术,守护患者的健康。        座右铭:医路漫漫,学无止境。

16号 核医学科

核医学科“医”心向党,踔厉奋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2023年PET/CT业务量首次突破2.8万例次,位居全国前列。核素治疗病房正式启用,并完成上海首例PRRT治疗,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人才梯队建设日趋完善,宋少莉教授获“上海市领军人才”、当选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首届主委;许晓平获“青年东方英才”;顾丙新获上海市卫生局“优青”。国内率先开展多达30余种分子影

17号 肿瘤研究所

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正式成立于2012年,目前拥有1.28万平米的实验室使用面积,分布在徐汇和浦东两个院区,是全院科研人员进行肿瘤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的专业科研平台。2023年是肿瘤研究所徐汇、浦东两个院区持续聚力发展的崭新一年!科研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科研成果高质稳定,在连续获得国自然“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的基础上,研究所再获国自然“重点项目”、“专项项目”、“

8号 大肠外1科

2023年,大肠外一科全体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到医教研工作中,在医教研各项工作中,力争上游。医疗方面,2023年1-11月共完成手术2946台,其中大肠癌手术2300台,腹腔镜手术1561台,机器人手术126台。科研方面,在研课题17项,资助金额共计104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6项,上海市科委学术带头人1项、上海市卫健委学术带头人1项;2

3号 高阳

        男,36岁,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党支部宣传委员。爱岗敬业,勤奋刻苦,擅长脑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目前担任长三角神经内镜创新与转化联盟青年理事,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言。曾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奖学金一等奖、科普演讲比赛三等奖,2023首届新时代科普好医“声”优秀奖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及上海市等课题4项,

8号 刘晓文

        男,42岁,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胃癌的手术治疗,每年开展胃癌手术三百余例,腹腔镜手术比率超过70%,且在机器人引进之初开展达芬奇胃癌根治术。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在Cancer Communications(2023年发表,IF:16.2)及Seminars in C

14号 检验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是全国肿瘤专科医院中首家通过ISO15189认可的医学实验室,是肿瘤防治的一个重要部门。2023年在医教研及科普宣传等各方面均作出优异成绩,集体或个人获得多个荣誉。检验科荣获上海市卫健委“肿瘤科普青年突击队”;科普小品在第十二届东方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获得了青年科普比赛三等奖。分子诊断专业组荣获上海医师学会优秀检验团队,PCR实验室荣获肿瘤医院抗疫先进集体

phone

电话

客服橙月 17792287277
qrcode

二维码

客服橙月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