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模板搭配
投票更加轻松

深耕网络投票系统,专注在线投票策划

模板预览展示

“2024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基层改革创新举措”网络投票活动

开始时间:2025-03-26 00:00

结束时间:2025-04-02 23:59

活动规则:每个微信号每天可以投票一次,最少选择1个举措,最多选择15个举措

  • -
    选手
  • -
    总票数
  • -
    访问量

扫码预览活动

活动详情

“2024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基层改革创新举措”网络投票活动

2025年1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启动“2024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十大事件”征集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活动得到各相关省直职能部门、各地市知识产权局、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累计征集到“十大事件”候选事件43件、“基层改革创新举措”候选举措66条。

现活动进入网络公开投票环节,诚邀每一位关注广东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朋友参与,为您心中的年度知识产权事件、举措投上一票。最终主办方将结合网络投票和专家学者评审情况,评定出2024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十大事件”和“基层改革创新举措”。

网络投票环节时间:2025年3月26日—2025年4月2日

唯一联系人:杜昊;联系电话:17620130093


选手详情

11号 举措十一

2024年,珠海充分发挥专利在创新链中的权益纽带和信息链接功能,通过特区立法精准支撑、产业导航精准定位、信息共享精准破题、产业联盟精准链接、公共服务精准对接等五项措施,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推动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赋能重点产业强链增效。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专利导航项目36项,其中,高端打印及芯片和新型储能(锂电池)产业专利标准双维度精准导航项目,惠及600多家打印耗材

18号 举措十八

2024年,湛江麻章区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多样化活动提升政策惠益面。同时,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深入走访了解融资需求、搭建对接平台、延伸服务范围、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等多种精准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全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18.1亿元,跃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601%;惠及中小企业20家,同比增长55%;湛江市首单商标专利保险落地麻章,实现麻章区知识产

48号 举措四十八

2024年,中山市深中标准质量研究中心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中山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中山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以及中山市地理标志技术研究工作站三大平台,积极发挥知识产权政策有效触达基层的桥梁作用,凝聚各方知识产权职能合力,将政策供给转化为专业团队服务,通过“镇街商标窗口知识产权水平与标准能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标准引领双赋能、地理标志标准

17号 举措十七

2024年,江门市市场监管局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出台专利转化行动实施细则,建设江门市专利产业化中小企业成长平台,开展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组织专利供需对接促成创新成果转化,召开6场中小微企业专利转化对接系列活动,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累计完成1600家企业入库,4所高校1504件存量专利盘点,促成中山大学向江门涉农企业免费许可专利30件次。

38号 举措三十八

广州市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设首个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对比检索公共服务平台,首创知识产权检索结果三地对比呈现功能和专利检索词云图展示形式,覆盖电脑PC、手机H5和微信小程序三大用户终端使用场景,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便捷知识产权服务。目前,该平台已收录知识产权数据超1.4亿条,提供知识产权检索服务超39万次;集聚了超3万项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成果和59家优质的粤港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促进

31号 举措三十一

惠州仲恺高新区构建行政、司法、专业机构三方深度联动的知识产权诉前联调机制,2024年3月在仲恺法庭设立仲恺高新区知识产权人民纠纷调解工作室,通过建立专职调解员队伍,完善案件委派、专家研判、资源共享等制度,推动知识产权纠纷高效化解。目前已调解案件671宗,和解84宗,案件调解平均时长在20天以内,最短7天办结,较原诉讼时限提速 90%,直接缓解法院办案压力40%,为企业节约维权成本

9号 举措九

2024年9月25日,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管局成功牵头推动发行全国首单智慧建设概念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越知1号”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科创票据ABN),填补了国内智慧建设领域知识产权证券化空白。“越知1号”首次采用“信托+保理”结构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发行规模7800万元,优先级外部评级AAA,发行利率2.77%,具备“知识产权+科创票据”双认证。产品参与单位为越秀区内4家工

27号 举措二十七

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创新“以快调助快审,以快审促快调”的知识产权纠纷调审一体化处理机制,开辟快速解纷新路径,通过深化党业融合、创新巡回审理、升级快调系统、调动多元参与,全面升级调审一体化处理2.0版本,平均结案周期从原来的30天缩短至20天以内,调解成功率提高至超50%,最快实现当天调解、当天签订调解协议,最多一次性批量化解系列案件36宗,助力禅城法院20

13号 举措十三

佛山市南海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作为提升镇域竞争力、激活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通过发布知识产权赋能7大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推动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入镇进企”;打造系列地理标志发展梯队,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精准链接;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工作专班”,启动“市-区-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推进企业需求和服务资源精准链接。

41号 举措四十一

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聚焦全市制造业重点镇街,以“一盘棋”谋划部署机制建设、“一体化”协同推进执法保护、“一张网”广泛布局基层站点、“一条链”延伸拓展直连服务等“四个一”为抓手,开展镇街直联共建,主动实施靠前服务,构建形成上下联动的知识产权服务管理新格局。累计布局14家保护工作站、5家商标指导站,开展“进镇街”活动30余场,服务企业80余家,协同镇街市场监管所执法79次,出具侵权

33号 举措三十三

江门市江海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构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政企协同,联合省 WTO/TBT 研究中心等签订合作备忘录,指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国际合规体系,出具 6 份合规分析报告;深化服务融合,整合 15 家专业机构搭建 “一站式” 服务平台,提供专利申请服务 5000 余次,成功化解英特视界科技俄罗斯专利侵权案,实现二审胜诉;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建立 “1+N” 

65号 举措六十五

清远清新区积极申报蒲坑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联合当地政府、专业机构等部门,逐一解决申报过程中存在的近似商标被注册、产品缺乏技术规范、没有行业组织、产业规模小而分散、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通过三年多的培育,蒲坑茶种植面积8700亩,年产量约330吨,销售产值达6800万元,蒲坑茶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于2024年6月正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并获得受理,蒲坑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6号 举措二十六

珠海创新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机制,通过搭建协同保护信息平台,集成12家单位25项业务,覆盖8类知识产权;开通知识产权诉讼绿色通道,联合各级法院,建立诉讼绿色通道、巡回法庭、诉调对接室、珠港澳调解中心等,实现维权全链条提速;制定全省首个纠纷快速处理地方标准,优化纠纷快速处理标准体系;建立7个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和6个快速处理流程,建设技术支撑体系。2024年,处理案件4424件,进入快

6号 举措六

肇庆市怀集县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为抓手,聚焦培育地理标志与“怀集味道”区域公用品牌,整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农业品牌组成品牌矩阵,吸引全县优质农业经营主体加入“怀集味道”供销产业链,擦亮“怀集味道”金字招牌,壮大农业整体品牌实力。2024年,全县从事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加工主体数量约600家,地理标志产业从业人数1.1万人,平均年收入约6万元/人,从事地理标志产

24号 举措二十四

深圳市光明区以建设广东省“黄金内湾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工程”先行区为契机,突出标准引领,发布《科研机构商业秘密保护管理规范》并编制合规指引;成立光明科学城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站,引入21家专业机构,组建专家库与志愿者队伍;加强执法办案,建立行刑衔接机制商业秘密刑事和行政案件均实现零突破;深化涉外研究,汇编海外案例库,为18家企业提供预警服务;上线深圳市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打造

2号 举措二

2024年,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标准体系,完善登记系统功能,开展批量登记与标杆企业培育,推动数据上架交易、质押融资(首单港资企业案例)、保险产品落地,覆盖金融、医疗等领域。同时,指导深圳工商银行完成登记数据的质押融资,成为全国首单港资企业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及价值化应用案例。全年累计发放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916件,占全省总量的八成,登记数据规模达196.88

3号 举措三

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一窗、二部、三服务”体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模式。“一窗”指设立高企服务专窗,开辟预审“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专业服务,帮助企业高效完成专利预审,加速专利获权。“二部”强调科技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通过政策扶持、专题调研和培训,提升高企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三服务”整合快速预审、专利导航和协同保护职能,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包括设立预审员联

12号 举措十二

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深度融合,全链条发力激发创新创造新动能,以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抓手,强化专利导航、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专利信息服务创新主体132家次,推动形成超过85件专利申请,为重点创新主体节省研发成本超过500万元,综合运用服务窗口2024年累计推动佛山受理商标质押登记67笔,登记金额224.4亿元,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

54号 举措五十四

2024年,肇庆高要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协同发力,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全区新增授权专利1410件,全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7.656亿元,同比增长16.4%。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建设取得新成效,推动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14号 举措十四

2024年,佛山市顺德区多措并举培育和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通过扩大备案覆盖面、强化筛选工作、加强宣传推广等方式,推进122家企业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备案产品270件,同比增长200%,拟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24件,位列全省县域第一;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流通变现,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再创新高,2022-2024年连续三年破百亿。

50号 举措五十

作为阳江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阳西县图书馆将阅读推广活动与知识产权相结合,通过摆放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手册和举办知识产权宣传专题展览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同时,在全民阅读推广和图书流动服务下基层等活动上设置知识产权专题展台,拓宽知识产权宣传渠道,深入基层群众,加深群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

62号 举措六十二

阳江市市场监管局在市、县两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中建设“知识产权助力‘百千万工程’公共服务点”。该公共服务点主要针对农业经营户、农业协会、农作物种植户等单位和群体,挖掘专利、商标、地理标志价值,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利用知识产权助力农村致富、农民增收。2024年,共服务农业类企业200余家次,培育农业类企业申请注册商标7件,获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企业新增2家,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

19号 举措十九

2024年,清远连山市场监管部门联合金融机构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通过实地走访、专项宣讲、建立需求库等举措打通融资信息壁垒,首创“连山大米”地理标志与企业自有商标协同质押路径,成功落地5000万元授信贷款,破解农业企业融资困境,释放带动区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知识产权金融活水。

61号 举措六十一

2024年,阳江市市场监管局服务农业类企业200余家次,培育农业类企业申请注册商标7件,获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企业新增2家,多措并举做好地理标志的挖掘、培育、运用和保护工作。现已成功培育且提交3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阳东牛大力、双滘沙姜、东水茶列入第二批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名单;立项组织开展“程村蚝”“阳江黄鬃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制修订;完善广东省地理标志驿站(阳江豆豉

4号 举措四

2024年,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打造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河源受理窗口为依托、市农业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为中心、各县区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全覆盖的全方位商标品牌服务网格体系,精准培育打造更多知名商标品牌,形成了市、县(区)协同发力、紧密配合的商标品牌培育服务格局。推动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件,有效促进河源市商标申请量和注册量稳步增长,

58号 举措五十八

河源连平县全力打好强品牌、提品质、拓市场、延链条系列组合拳,推动 “连平鹰嘴蜜桃”地理标志产业升级为富民兴村的“甜蜜事业”。连平县以鹰嘴蜜桃产业育品牌、质量铸品牌、市场强品牌、文化塑品牌,充分发挥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和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作用,为鹰嘴蜜桃产品经营主体提供地理标志、商标等领域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指导鹰嘴蜜桃经营主体采用差异化品牌策略,创新桃品牌LOGO,培育打造“谢

22号 举措二十二

2024年9月,深圳获批开展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多方协同发力,通过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建设一个协同保护平台、成立一个纠纷调解联盟、打造一个纠纷处理云系统、组建一个专业支撑队伍、开展一个重点区域攻坚突破等“六个一”举措,高质量落实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工作,成功办理一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典型案例,实现外观和实用新型专利行政执法案件较法定时限压缩50%,累计办理知识

10号 举措十

广州开发区以发行一支证券化产品、举办一场转化运用大赛、构建一个专利池、开展一次专利导航分析、建设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形成“五个一”创新举措,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水平产业科技自立自强。全国首单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成功为多家科技企业融资超亿元,加速企业技术研发布局;首届广州汽车专利转化运用大赛实现智能网联、低空飞行等前沿领域80余项技术需求与120个解决方

30号 举措三十

河源龙川县市场监管局在办理一起专利侵权纠纷案中,依托专家技术咨询、现场勘验、口头审理,认定侵权不成立。后经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一审、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及再审,裁决均获维持。该案系河源首宗县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及首宗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诉讼案,是对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行政裁决办案水平的一次检阅和考验,进一步彰显了基层执法的专业性。

29号 举措二十九

2024年,河源市推进展会、电商等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规范化建设,印发实施《河源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河源市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试行)》,组织进驻展会 5 届次,处置纠纷 1 宗;指导电商平台监测侵权线索 3 宗,办理跨区域案件 19 宗,在展会、电商领域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纠纷处理方面提供工作指引,实现展会风险排查、电商侵权快速处理,助力河源会展业、电商

phone

电话

客服橙月 17792287277
qrcode

二维码

客服橙月

客服二维码